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制度文件 >> 正文
2020版机械工程学科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时间:2020年08月06日 17:45  阅读次数:[]

 

 

一、学科简介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机械工程学科始建于1972年,是学校重点建设的特色优势学科。机械工程学科下设四个二级学科方向,分别为车辆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机械工程学科下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二级学科均是省级重点学科,拥有10个省级科研平台,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十多项,其中“混合动力城市客车节能减排关键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东风混合动力电动城市客车的开发”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车辆工程专业获批国家双一流专业建设点,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批省一流专业建设点。现有教授21人、副教授3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1人。

二、培养目标

机械工程学科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面向区域经济和汽车行业创新发展需求紧密结合我校“汽车产业链”办学特色,为更好的服务于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发展和满足社会的多元化人才需求,本学科工程硕士的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工程性实践性和应用性

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可在机械相关领域从事产品研发、设计制造和技术管理等工作。具体的培养目标为:

1. 热爱祖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拥有正确的技术伦理价值观,具备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2.掌握机械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洞察学科前沿技术,熟悉本领域的相关规范在本学科的某一方向独立担负工程规划工程研究开发工程实施管理等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3.掌握一门外语技能,具备口头及书面交流能力,能在跨文化和跨学科的团队中工作与交流。

4.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能够通过终身学习适应社会和行业的变化,实现职业发展。

三、研究方向

本校机械工程学科工程硕士学位点研究方向有:

1. 智能制造技术围绕汽车设计及制造汽车装备领域的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需求,以机械、电子、计算机、控制、人工智能等多学科融合为基础,结合信息技术与智能控制理论的前沿发展,开展设计数字化、制造过程自动化和信息化、生产和检测装备智能化、设计和制造过程优化等方面技术的研究应用。

2.精密测量技术,以精密机械、现代光学、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测试技术、传感器技术、信号分析和控制理论等为基础,开展汽车零部件及其制造装备等方面的精密测量技术研究及应用。

3.汽车关键零部件设计技术,围绕变速器、差速器、减振器等汽车关键零部件设计与服役过程中的运动学、动力学、摩擦学等问题,主要开展汽车关键零部件的结构分析与优化、振动分析与控制、建模与仿真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4.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以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发为目标,进行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集成、混合动力汽车整车控制、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产业化、车身电子以及车载网络总线等方面技术开发与应用。

5.汽车轻量化技术,将轻量化开发的理念贯穿到产品开发的全过程,研究并应用轻量化设计对汽车结构刚强、碰撞安全性、NVH特性、耐久性等诸多方面带来的影响和相应的解决方案。

6.智能驾驶与主动安全技术,研究激光雷达、机器视觉、定位系统、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进行车辆智能驾驶环境感知方向的各类工程应用,研究车辆与道路环境感知建模等内容。研究各类智能驾驶与主动安全算法策略的调试应用,研究“人车共驾”及“无人驾驶”模式下的各类驾驶决策模型搭建与调试。研究汽车行驶与传动控制技术;基于模型的汽车动力学控制策略设计;汽车动态性能联合仿真;硬件在环仿真技术与嵌入式系统设计;底盘线控驱动、线控制动、线控转向的系统工程开发与应用。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

本学位点研究生学制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

五、培养方式

采用课程学习、实践环节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具体措施:

1. 课程学习是机械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构建知识结构的主要途径课程学习按照培养计划严格执行其中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和选修课程主要在学校学习校企联合课程案例课程以及职业素养课程可在学校或企业开展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研究生应在学习年限内修满规定的学分

2. 实践环节是机械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获得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采用校内科研平台与校外实践基地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学位论文是机械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在一定实践经验基础上,掌握对工程实际问题研究能力的重要手段,学位论文选题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一般应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时间不少于1年。论文指导实行双导师制,按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工作。

4.校企联合培养是提高机械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方式利用校企共建学科优势,积极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建立“双导师制”校内导师负责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发展,校外导师负责研究生工程应用性能力的培育。吸收企业优质教育资源参与研究生教育体系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推动产学结合协同育人提高校企联合培养质量探索合作共赢的长效保障机制和高效的运行管理制度

5. 导师指导是保证机械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校级研究所或学科创新团队和企业联合建立以工程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导师组指导制,加强对机械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指导。导师组应有来自学校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指导经验的教师,以及来自企业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35学分,课程学习不少于26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12学分;专业学位课≥6学分;公共选修课≥2学分;专业选修课≥6学分。必修环节9学分,其中学术活动1学分;专业实践8学分,同等学历或跨专业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应补修本学科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23门,成绩不计入总学分。详见附表。

七、实践要求

1. 学术活动

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听取学术报告或参加学术会议不少于8次,由研究生处负责考核,合格者记1学分。

2. 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安排在第34学期,研究生直接进入校外实践基地参与企业工程项目或科研工作实践内容包括项目认知、项目规划设计、生产管理、新技术研发与应用等。

机械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不少于1年,具有2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6个月。非全日制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可结合自身工作岗位任务开展。

指导教师应为研究生制定详细的专业实践计划,指导其开展实践学习专业实践应有明确的任务要求和考核目标。专业实践期满后研究生要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通过考核者取得相应学分。实践成果能够反映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工程能力和工程素养方面取得成效学院对研究生实践环节实行全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八、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是在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后,依据培养计划对其思想政治表现、课程学习、科研、专业实践、论文开题及研究进展、小论文撰写等方面进行的一次综合考核,是硕士研究生评优的重要依据。

中期考核工作在第4学期完成,具体要求参见《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研究生中期考核管理办法》。

九、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

学位论文工作的一般程序为:论文选题、文献阅读和调研、开题报告、论文撰写、中期检查、论文评审和答辩。

1.论文选题

研究生必须在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下选题,选题必须来源于企业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技术难度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

2.论文开题

硕士研究生在撰写学位论文之前,必须在查阅文献资料,了解本人主攻方向背景和现状的基础上确定学位论文题目。

1)研究生应按机械工程学科专业学位标准要求进行开题。论文开题需由研究生本人提交书面报告,全日制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一般要求在第3学期结束前完成,非全日制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开题时间可适当延长。

2)研究生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撰写与学位论文紧密相关的文献综述。要求阅读文献不少于6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30篇。综述的内容包括: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尚需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的问题和内容等。

3)开题报告按学校统一格式进行撰写,内容包括:论文题目;课题来源及背景;国内外研究动态的文献综述;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可行性分析;现有研究条件和工作基础;参考文献目录;计划进度和预期成果等。当研究的课题是一个集体项目时,需要在开题报告中说明本人在其中承担的内容和估计工作量。

4)举行开题报告会,要求有3-5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教师组成专家组(建议由导师组成员组成),对论文开题工作进行审核并提出指导意见,组长不能由该研究生的导师担任。未通过开题报告的研究生,不允许进入论文写作阶段。

具体要求参见《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管理办法》。

3.论文工作中期检查

中期检查是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由导师组完成。检查内容包括:学生论文的研究工作进展情况及已完成的研究内容;后阶段工作技术问题的预测;审查拟采用的技术路线以及课题研究计划等。导师组要根据研究生论文研究的中期检查报告写出评语,并给出具体的考核成绩。考核成绩包括通过和不通过两种。对于未通过中期检查的研究生,指导老师要帮助其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研究措施和要求。

4.论文撰写

规范学位论文撰写,遵照《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基本要求》执行;保证和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关于学位论文预答辩、学位论文匿名评阅、学术不端行为检测,遵照《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检测规定》执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环节,论文全文重复率不得高于15%

5.论文评审及答辩

1)论文评审审核论文作者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情况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论文须有2位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专家评阅。

2)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的所有环节,获得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须在中文核心期刊及以上刊物、或《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上正式发表1篇与其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含录用)),具体见《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取得学术成果的规定》

3)答辩委员会须由3-5位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应有相关的企业专家参加。硕士研究生在申请答辩前,必须在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要求具体要求按照《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进行。

十、学位授予

机械工程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学分,成绩合格,按时完成学位论文工作,提出学位申请,通过论文答辩,符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有关规定,经过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达到培养标准,可授予本学科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机械工程学科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35学分)

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学期

备注

任课教师

公共

学位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6

1

必修

3学分

 

工程伦理

1

16

1

 

研究生英语读写

4

64

12

必修

5学分

 

英语口语

1

16

1

 

矩阵论

2

40

1

≥4学分

 

数值分析

2

40

1

 

数理方程

2

40

1

 

数理统计与随机过程

2

40

1

 

专业

学位课

 

汽车系统动力学

3

48

2

3学分

王保华

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

3

48

1

王红霞

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匹配与设计

3

48

1

3学分

郭一鸣

汽车轻量化设计技术

3

48

1

张胜兰等

汽车系统建模与仿真

3

48

1

冯樱

汽车传动系统智能设计

3

48

1

孙章栋

非学位课

 

公共

选修课

科技英语

1

16

2

≥2学分

 

自然辩证法

1

18

2

 

知识产权

1

16

1

 

专业

选修课

工程能力专题实践

2

8

2

必选

2学分

尹长城

现代控制工程

2.5

40

1

 

 

4学分

 

 

 

精密测量原理与技术

2

32

2

 

汽车碰撞安全技术基础

2

32

2

郝琪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2

32

2

姚胜华

无人驾驶技术基础

2

32

2

杨正才、周奎

必修环节

 

学术活动

1

 

 

9学分

 

专业实践

8

 

 

 

补修课程

 

汽车构造

 

64

 

不计

学分

 

汽车理论

 

64

 

汽车设计

 

40

 

机械设计基础

 

32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40

 

现代工业工程

 

1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