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导师信息 >> 正文
汽车智能制造学院网站导师介绍-於双飞
时间:2025年07月02日 10:42  阅读次数:[]

       

姓名:於双飞

性别:

职称:讲师

学历学位:研究生/博士

硕/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机器视觉、机器人学、机器人化智能制造、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

电话:

E-mail:yushuangfei163@163.com

 

个人简介

於双飞,工学博士,学校A2类引进人才,师从机器人领域知名学者管贻生教授。主要从事机器视觉与机器人化智能制造方面的学术研究,目前在焊缝传感系统、焊缝跟踪算法、机器人自主焊接的运动规划方面取得系列成果,部分技术达到先进水平。国家留学基金委(CSC)公派访问学者,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博士后。曾在中国中车集团(CRRC)担任技术主管,全程参与我国首列和谐号CRH6城际动车组的研制与下线,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2024年博士毕业进入湖北汽院工作,担任专任教师。参与/发表高质量SCI/EI 论文14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

学术兼职:

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广东省自动化学会高级会员;担任IEEE先进机器人与机电系统国际会议(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Robotics and Mechatronics,ICARM)审稿人(中国自动化学会A类会议),担任机器人领域权威SCI期刊《现场机器人杂志》(Journal Of Field RoboticsJFR)审稿人,担任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国际顶级会议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ICRA)审稿人。

研究生招生:

团队建有独立实验室“视觉与智能机器人实验室”,欢迎在机电系统设计/控制、自动化、电子信息、机器视觉、计算机编程、数学等方面具有良好基础或强烈兴趣的学生报考硕士研究生,能够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和个性化的指导。

主要研究方向

1.机器人化智能制造,包括智能焊接、智能化打磨抛光、特种机器人的设计等;

2.机器视觉检测技术,包括结构光高精度测量技术与不同场景下的视觉检测技术等;

3.机器人自主导航与规划,包括无人车技术,机器人SLAM技术等。

期望的学生:

1.热爱科研与发明创造;

2.吃苦耐劳,高度自律;

3.具备良好的思辨能力和刨根问底的精神;

4.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及与导师合作的能力;

5.志存高远,勇于挑战。

对于综合能力突出者可推荐至北航、中大、华工、南方科大等知名院校读博深造或推荐至小米等科技企业就业。

教学情况

主讲本科生课程情况《机器视觉检测》,《控制工程基础》,《机电传动控制》;

主讲研究生课程《机器视觉技术》;

主讲留学研究生课程《数值分析与Matlab应用》(双语)、《汽车零部件轻量化设计》(双语)。

   

研究课题

作为技术骨干成员主持或参与了以下科研项目,所做的研究工作在项目[1]发挥了关键作用:

[1]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和装备制造”重大专项:智能无轨导全位置爬行高效焊接机器人系统研发及应用(项目号:2020B090928002)总投入6800.00万,其中财政资金2000.00万(参与);

[2]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2023B1515020080,星壤采样机构设计及测试方法:深层星壤钻探采样热力机理及调控方法,2023.01-2026.12,100万(参与);

[3]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2023A1515011253,基于宏微机构的无模型工件机器人恒力抛磨方法研究,2023.01.01-2025.12.31,10万(参与);

[4] 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529厂)横向课题,2020ZY1120120,模拟动态破岩与采集测试试验系统,2020.11.20-2021.11.20,98万(参与);

[5] 2025年度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数字建造专项项目,24C00041-DA,建筑钢结构免示教免标定自主焊接技术研究及机器人系统开发,750万(主持,项目联系人);

[6] 湖北汽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XJ2024000602,非结构化生产环境中机器人自主焊接方法研究,20万(主持);

[7] 2025年湖北省“新工科”建设项目—《机器视觉工程》专项,鄂教高函【2025】4号(主持);

[8] 湖北省教育厅科研计划中青年人才项目,激光视觉系统的焊接噪声多维协同抑制方法研究,4.0万(主持);

[9] 十堰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商用车动力电池换电系统研发及其产业化研究,20.0万(主持)

   

获奖及专利

获奖

本科期间曾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高等数学能力竞赛省二等奖、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大赛省二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全国二等奖;研究生期间曾获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二等奖等奖励。

专利

[1]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上升段数据的TBM稳定段性能参数预测方法  (第2发明人,CN202311063308.6,实审)

[2]发明专利:一种时空特征融合的月壤钻进温度实时预测方法  (第3发明人、CN202310988923.1,实审)

[3]软件著作权:面向高速运动过程的多相机视频监控系统V1.0  (第1发明人、2020SR11798389,已授权)

主要论文及著作

近5年代表性SCI论文:

[1] Shuangfei Yu, Yisheng Guan, Zhi Yang, et al. Multi-Seam Tracking with a Portable Robotic Welding System in Unstructured Environments [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022, 122: 2077–2094. (JCR Q2, IF=3.4)

[2] Shuangfei Yu, Yisheng Guan, Jiacheng Hu, et al. A Unified Seam Tracking Algorithm via Three-Point Weld Representation for Robotic Autonomous Welding [J].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24. (JCR Q1, IF=8.0, 人工智能Top期刊)

[3] Shuangfei Yu, Jinchang Xu, Jiacheng Hu, et al. TBM tunneling parameter prediction for the steady phase through the rising-phase data by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 [J]. Neural Computing and Applications, 2024. (JCR Q2, IF=6.0)

[4] Shuangfei Yu, Yisheng Guan, Jiacheng Hu, et al. Optimal Imaging Band Selection for Laser-Vision System Based on Welding Arc Spectrum Analysis [J]. IEEE Sensors Journal, 2025, 25(2):2534-2546. (JCR Q1, IF=4.3)

[5] Jinchang Xu, Jiabin Liu, Shuangfei Yu, Kun Xu, Tao Zhang. Real-time Temperature Prediction of Lunar

Regolith Drilling Based on ATT-Bi-LSTM Network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2024, 218: 124783. (JCR Q1, IF=5.2, 传热学Top期刊)

近5年代表性EI论文:

[1] Shuangfei Yu, Jie Hong, Tao Zhang, et al. A Self-Correction Based Algorithm for Single-Shot Camera Calibration [C]// 202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Robotics and Applications (ICIRA), Nov. 5-7, 2020, Kuala Lumpur, Malaysia, Springer, 442-455. (Oral)

[2] Zhi Yang, Shuangfei Yu, YiSheng Guan, et al. An Adaptive Seam tracking System with Posture Estimation for Welding [C]// 202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RoboticsNov. 5-7, 2020, Kuala Lumpur, Malaysia, Springer, 88-99.

[3] 胡嘉成, 於双飞, 张涛, 等.基于焊缝路点局部点云的焊枪空间姿态确定[J]. 焊接学报, 2024, 45(4):86-92.

[4] 於双飞,卓伟,王保华, 等.基于改进核相关滤波的焊缝特征点鲁棒识别算法[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5, 62(14).

近5年学术专著:

[1] 李坚,於双飞.智能机器人感知与控制技术[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25.








关闭